
中文片名:忠犬小八
英文片名:Hachiko: A Dog's Story
改編真實故事日本忠犬電影。教授餵養了一隻流浪狗取名為“小八”,每天小八都會將教授送到家門口,還經常在傍晚的時候到車站去迎接主人下班。後來教授因病去世,然而小八卻依然每天到車站去等候主人的歸來……
趁著年假看了幾部電影,這是一部日本狗狗的故事,也許是日本這方面的電影太多了,這次改編成美國風格還讓人蠻新鮮的,劇情沒啥特別,一個半小時都是平鋪直述,但如果是日本拍的就難免得"激情"一下,這裡的"激情"表示總得呼天搶地,但改編成美國就多了一分尊重,在台灣人眼裡似乎就成了冷漠。
因為是真實故事改編,所以真正的小八目前已成為一座銅像佇立在涉谷車站前,是一個比我還老的故事,發生在1953年(如果沒記錯的話),我常想在動物的眼中,人類是一個怎樣的存在,過年回老家,那裏也有隻狗,自己也有2隻貓,他們對人類的選擇似乎是出自於直覺與野性,對於強勢屈服,對她們好的就親近,簡單有明瞭。
說到簡單明瞭,不免俗的為了了解大家對【艋舺】的佳評卻說不出所以然來,基於沒看過就沒資格批評,所以就看了一部極具複雜心態的電影,但在我眼中卻是十足的爛片,一開頭先來幾個搞笑的鏡頭(基本上看看大悶鍋就夠啦),後面的劇情跟鄭伊健以前演的香港古惑仔沒兩樣,如果這樣的殺人劇情內容可以正義化,那就難怪陳X倫會認為他兒子應該要交保,黑幫入侵校園又有啥咪不對。甚至於應該無罪釋放,只要找個形象公司包裝一下他兒子就好了。
我不否認當初的台灣社會的確如此,在國中甚至當兵時我都親身體驗過那種恐懼,但也許就像劇中說的「今天你不搞死他,明天就是你被搞」,你的立場與原則都夠強悍就能免除被欺負的命運,我被很多人圍著過,但從沒被圍毆過,也許是幸運獲如何.....,但我們都知道那是不好的、是不對的、應該要改的,媒體反而加油添醋來褒獎那種行為。
過年期間有個鼓勵生育的廣告,裡面提到【會痛】、【沒自己的時間】、【沒錢】....的問題都不是問題,真正的問題在於【環境】,請問各位父母如何去面對自己的子女,告訴她們說「不好意思,我們破壞了妳們的生活環境,無限制的獲取利益後,請妳們來改善,這是妳們的責任」,我完全無法面對,做錯了就該改,而且是由犯錯的人去改,決不是利用宣傳手法來美化所有的錯。
台灣人口密度全球第二僅次於孟加拉,還需要生育嗎?人類生存的空間已經壓迫到很多生物的生存權了。當你看到一隻狗狗到你家門口來便便,你的感受如何呢?是要責怪他的主人(也許他有主人)還是要驅趕他,事實上這個地球不完全屬於人類,那狗狗只不過是在也屬於他的土地上抒解罷了。你認清事實了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