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日 星期四

難怪這職業常會讓人看不起

最近社區發生了一個事件,但剛好牽涉到我一點所有權,所以讓我又從中看到『人性本惡』、『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人必先自輕而后人欺之』的相關驗證。這個故事起源是一個保全員為了討好住戶而未按照規定向住戶A(住戶A的車子超高)保證我的車位(機械車位)下方屬於建商沒人使用,推薦了住戶A跟我租車位,我們只是跟住戶A口頭確認他是否可以使用,在簽約後幾天才發現他的車超高(這是我們的不完美),但已簽約了我們想在下次他繳款時再跟他提醒。但事情總發生在你的輕忽,難怪大家都說惡魔總藏在細節中。

就在事情還來不及解決時,偏偏有個路人甲無聊去按了起降鈕,在長達30秒的升起時間裡又不按緊急停止鈕,直到車頂被樑柱撞凹了才把他降下來。案件就這樣發生了,住戶A報警備案、出險、修車,保險公司找上路人甲索賠,路人甲哭訴她很窮不願負擔賠償而找上保全員,原來在2個禮拜前已告落幕的案子在保全員惡劣的行為下準備開始橫生枝節。

前天晚上約7點多保全員打電話上來,通知「主委要求路人甲賠償一半,你們跟住戶A共同賠償一半」,我們以電話中說不清楚要求等相關人員聚齊了再一起討論。8點我們下樓準備出門散步,保全員急著要我們出錢了事,我很清楚告知我們一切照合約照社區停車辦法辦,我們不怕,他卻急著跳腳說他很怕開始扯『我又沒拿好處.....』,我搞不清楚他在怕啥,跟他說人找齊了再說就出門去。

晚上10點又來電說「主委現在管理室,你們有啥咪話要說...」我沒話可說啊,但感覺上讓人不舒服,好像問犯人還有啥要辯解一樣,因為住戶A也還沒回家(事後聽說人在宜蘭,管理員要他快回來解決)所以我們等住戶A回來再討論。

晚上11點住戶A回來了,管理員通知我們下樓,下樓後我沒看到主委,管理員正要求住戶A花錢了事。我要求先搞清楚狀況,這個會是誰召開的(主委勒?),管理員才承認是他要開的(第一條罪假藉主委名義),我要求他說明我為何要賠償,管理員得意的說「因為你違反管委會的停車辦法...」,我出示合約並請他出示停車管理辦法看哪裡違法,管理員開始迴避「我不管這塊,辦法在早班那邊....」,搞到最後我跟住戶A確認了一些事情,才發現原來都是管理員搞的鬼,所以當他聽說早上保險公司要提告,路人甲準備反制讓他嚇到了。管理員犯了以下的錯:
  • 越權,也許他真的沒拿啥好處,卻隨便對住戶A做保證
  • 假藉主委名義開會,甚至利用電話想挑撥我跟主委,還好我沒亂質問主委,不然多個受害者
  • 他自己犯的錯,卻要我跟住戶A認錯賠償,缺少認錯的勇氣
  • 也許他真的需要幫忙,卻不願直說,以陷害他人的方式想私下解決,還牽拖早班恐嚇他會有事,要我們賠償
反正到此,我跟住戶A應該都認為交給正常程序去處理,我也準備好相關證據以備不時之需,更有一股氣不過想控告管理員的想法,讓他直接有事,而不必怕有事。其實第一時間得之路人甲是犯人時,我們直覺就是他很可憐,是否有能幫忙的地方或意思一下。反正原來準備好的,但有這樣的狀況,反而覺得他們很可悲,就像路邊一條受傷的狗,你想帶他去療傷,他卻準備反咬你一口,所以我也越來越不直接去可憐他們,寧可去幫助更有勇氣願意為自己行為負責的人。

其實管理員這個職業並不可恥,雖然以前有同學曾以他父親是管理員而不願談到他父親,更有朋友因為管理室廁所是管理員經常使用而捨近求遠不願使用。我一直都覺得這是一種很嚴重的歧視,但其實經常聽到我我自己碰到,更多的管理員不懂自愛看輕自己,更有捲款潛逃的。也許這也坐實了那些人為何如此看不起管理員的心態。

其實我氣過後也會就事論事,一個人如果越"沒有"就越想保護目前利益,所以去歧視他或恨他根本毫無意義,更不需要拿他們的過錯來逞罰自己,但如果上法院更要將事實闡述清楚,釐清責任,讓他們為自己所犯的錯負責。也許他們就算他們不會改不認錯,那也無所謂,更重要的是我們做了應做的事的,在下一代的面前抬頭挺胸。

試想像保全員這樣的父親能教育出哪種孩子,也許他的做牛做碼能教育出工程師、博士,但如果他的行為如此隨便,他的兒女在心中並不會真心去看得起他。而且有如此父母的小孩在碰到無法解決的挫折就會拿父母的行當逃避開使墮落。這就是我不願意自己心愛的小孩出世到人世間,看到他們無法做堅強的自己,會讓我趕到心疼。

2010年11月26日 星期五

天倫之旅


前陣子(大約2個禮拜吧)在電影台看到了這部電影,感覺很真實也很貼切,這樣也很容易引起我的共鳴,感想自然就不少,所以當下就很想想一篇記錄一下,但卻很難落筆,就像身陷其中而無法走出迷陣的感覺,自然就不想去管他。

現在大概靠著時間的的沉澱,也逐漸消化一些強烈的感覺,自然就想補上這一篇,電影介紹大家就自己從連結去查看,其實對於這種內心戲還是得實際看過電影才能有所體會。

其實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父母的心願,但每個父母也曾經是別人心中最大的期望。但在每個父母開始對子女有所期望時卻常忘了去檢討自己是否應了別人的期望,而在同時每個子女也開始從父母的期望中去評斷父母他們是否達到標準,所以當父母的自己未達標準時卻對子女有所要求,往往就會成為子女反彈的最大因素,父母也就成為子女眼中的『偽君子』,只會說一套做一套罷了。

現在的社會最講就認證、考證照,但卻少了一項『父母認證』,雖然當父母沒有絕對值、沒有標準答案,自然也就無從認證起。但事實上有多少家庭事件都是因為父母不會當父母而造成;多少社會事件也是因為不及格的父母所教養出的小還犯下的。

我從小就下定決心不生小孩,有一部分是自認自己不夠格當父母,尤其是越聰明的小孩越是父母心中的痛,這大概也是我以前常回我媽「你要個乖小孩當初不會生個智障的,他就會乖乖聽你的話了」。大多數的小孩都有自己的想法,來到這個世界時根本不知到所謂的社會標準,沒有善惡之分,只有努力的去模仿大人,然後從中去達到自己想要的。

大家都會承認小孩最早的模仿對象就是父母,所以當父母越強所教養出來的小孩就越強(理論上),但這裡的強指的不是父母的學歷成就,而是心理的堅強與自信。所以就算父母是社會菁英但卻常使用傷害別人的手段,子女若不是學習這些卑劣手法,便是對父母這樣的大人唾棄與不信任,不管是哪種下場,這樣的小孩將來成為父母都只會惡性循環。

除了父母以外,小孩相對於控制社會的大人也是他們下一個學習的目標。所以就算我不生小孩,周圍的小孩子依然不少,努力的去成為小孩子們面前的一睹高牆,讓小孩的目標能夠更遠大,也是身為大人所該做的,這就是教育。所以教育問題的展現不只是政府的無能,更直接的是小孩子周為這些大人們。

很多爸爸都像劇中的主角一樣努力工作,提供物質協助的最大目的就是把小孩當成工具,讓小孩去完成他心中的理想,達成他的期望。但從頭到尾都忽略了小孩也是個人,不屬於父母的私人財產,所以最後小孩只要稍未達到標準,當父母的總是失望。

我想我心中並不想將小孩當成自己的財產、自己的工具,所以生不生小孩對我沒有意義,因為不管是誰生下了這個孩子,他最終會進入我們所在的社會,他們都是我們的小孩。如果真的想育養小孩,外面很多失去愛的小孩,給他們一點愛、給他們一個平起平坐的競爭機會,絕對比我自己去攪這渾水更完美。

政府面對"少子化",總是從經濟考量開始,憂慮將來工作人口的缺口帶來的經濟崩潰,但有多少人認清了真正的問題所在。很多人不生小孩不是因為養不起(雖然很多人拿此當藉口),我們父母當年比我們更窮,哪家子不是一生3、4個,5-6個。應該有更多的人跟我一樣憂慮的是環境問題,如果真心為小孩好,有誰願意讓自己心愛的孩子被這社會不正常的價值觀污染,被媒體的口水淹沒。這大概也是越來越多家庭不接第四台的主因吧。

2010年10月15日 星期五

蘭陽博物館


烏石港遺址~~絕不是後面倒塌的房屋喔~~哈哈哈

後面那棟是即將在2010年10月16正式開幕的蘭陽博物館~~~至於它是不是剛好蓋在遺址上我就不知啦,但是他倒塌的造型跟這塊石碑剛好湊成一對~~很搭~~害得某人一直問「那是怎麼倒的?」


還有就是金車真是宜蘭之光,到處都有伯朗咖啡館















2010年10月13日 星期三

製酒廠巡禮










到噶瑪蘭試酒去















2010年9月2日 星期四

忙碌的蜘蛛



2010年8月31日 星期二

董事長~~你睡姿真豪邁






午後的生活型態轉變




這是一個悠閒的午後,摩卡在窗台上呼呼大睡,原本是要偷拍摩卡的,但從窗戶往下一忘卻想拍下那現代午後的轉變。

這照片沒啥特別,跟小時候大家在巷子裡看到的似乎沒啥兩樣,一樣是婆婆媽媽湊在一起串門子,手裡可能抱著嬰孩等著家裡的小孩放學回家,但時代改變中,生活型態也正改變中,再注意看會發現,有外勞推著輪以加入談話,而且就算是推著嬰兒車的婦人也可能是褓母而非媽媽。

如果把腳步移向更遠的台中七期的戶外綠地,那就可以確定那些三三兩兩牽著狗邊散步邊聊天的絕非所為貴婦,因為他們正操著很熟悉卻聽不懂的言語高興的對談,他們的工作是溜狗,水池邊也有一群老人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只能坐在輪椅上曬太陽,樹蔭下圍著一群婦人正談論著衣服包包,他們的工作是溜老人,放眼過去還真有時空錯亂的感覺。

綠地旁都是美輪美奐的高級豪宅,綠地上都是那些豪宅的住戶,但從語言上你會以為身處東南亞某國的高級住宅區。

這就是現代的悠閒午後,感覺似不便卻早已人事全非。

2010年8月17日 星期二

為吃握手的老大

夜訪赤崁樓


高雄很常去~~~~~
嘉義也去了不少~~~~
偏偏台南好像很久沒去了~~~~~
真是個路過的縣市,這次也是因為去嘉義而順道去台南吃晚餐,很多東西沒變,也有很多事物變了,像成功大學的圍牆就拆了,看起來更舒服~~~~
晚上勒就順便去訪幽巡聖一下,台南古蹟那麼多,這一站就到赤崁樓